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一章继续阅读!)
其实报纸上先说小海黄金储量达五千万两时,大家都是不大相信的,因为这个数字实在太大,大得让人恐怖,而且大家也觉得本没有办法探明储量,谁知金是浅浅的一层还是越挖越多呢?但皇帝说发现了金矿这事,当然不可能是凭空而说的,没有五千万两,就算有五百万两,不,五十万两,或者说五万两,那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呀。
现了金矿,初步估计储量达到五千万两。由于大明民对朝廷的支持,大明才能占领小海,所以皇帝陛决定,将此金矿行发卖,除了大明皇室以外,所有有意向的大明人可以报名,定于一个半月后去小海行实地考查,然后行竞价发卖。
其实李之藻早就提要用纸币来取代铜币了,因为只要银币存在,小额的纸币代替铜币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,即使现问题,因为面额小,价值低,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决。但朱由校总是担心在这个时候抛纸币,会不会最后变得如以前的纸钞一样,最后要靠制才能推行去。但现在一有了这么多的白银储备,他觉得试一试也无妨。
而很快在报纸上,便登了小海金矿发卖的基本办法。首先,必须由至少五家合伙才能争夺金矿的开采权五十年。其次,想去小海行实地考查的人,必须自己负责路费和生活费。再次,拍卖之前必须纳五百万元的保证金,存于银行后将存条放在,取得开采权的,则抵扣所需纳的开采费,未取得的,则退回。
这个消息极快地在全国传开了,大量的商人开始行联络,想要合伙来开采小海。大家都知,皇帝既然放开了开采权,那就不可能允许一家来开采,而且金矿显然不可能是一钱能拿来的,除了皇室以外,其它人仅仅一家是拿不这个钱的。
而现在报纸上说,拍卖所需的保证金都需要五百万元后,反而使大多数人都相信了,小海的金矿只怕储量确实丰富,五千万两未必,但五百万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这个数量只要想一想,就会让人两发直,走路都迈不动了。
朱由校对李之藻说:“不能这样算的,我们要造更多的银币,一年一千万元吧。因为我们所占的地方越来越大,用银币的地方越来越多,倒是铜币的铸造可以放缓,研究院的印刷技术现在已经不错了,先造一分纸币,用来代替当十钱吧。”
不断有富商们组成了商社,然后来报名和纳保证金。而银行收到了大量的白银,因为商社很难筹到那么多的银币,只好把家里秘密存放的银锭取了来,给银行换成银币,然后拿着支票去给。
在前去考查的日期到了后,据银行报告,这次银行收到的银锭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万两,造币厂一年所造的银币只有七百多万元,照银币的八成银量来算,应该在一百多年不再担心银币的原料来源了。